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广东生猪均价已经超过15元/斤,创历史新高。实际上,下半年猪价上涨早已成为业内共识,但速度之快、幅度之大,依然超出许多人的预料,这也表明非洲猪瘟疫情至少对广东养猪业去产能化的影响,是出乎意料的巨大。
在我粗浅的认知中,广东省一年出栏生猪3500万-4000万头,从外省调入1000万-1500万头,生猪自给率大概75%。据省统计部门统计,上半年期末全省生猪、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下降34%和43%。农业农村部在广东省设立的20个监测县数据显示,6月生猪、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超过50%。而据某些未经证实的传言称,不少养猪大市、大县更是损失惨重,减栏严重。
从逻辑上分析,今年广东生猪消费并无明显增加,甚至略有减少,但猪价飙升,自然是因为供应量大幅减少。为什么供应量大幅减少?
首先是猪少了,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巨大冲击,很多猪场清栏、损失严重,没有“中招”的猪场主动减栏、该补栏的时候不敢补栏,造成生猪供给的阶段性“过紧”,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。
其次是猪场少了,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以“环保”的名义,大量关停养猪场,大范围设置禁养区,“千方百计”推动猪场拆迁、退出——中小散户及家庭农场对生猪供与求的调节作用明显减弱,生猪供给最终出现“硬着陆”。
非洲猪瘟疫情,无法找准传染源,只能先做好生物安全,然后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。猪场投入的是真金白银,但头上悬着一把剑,随时都可能掉下来,一掉下来就血本无归,风险远大于收益,那么不补栏、少补栏可以视为更合理的投资选择。而地方政府的态度不明朗甚至朝令夕改,也让很多猪场老板无所适从,缺乏“安全感”,“拆猪场”的担忧如影相随,进一步降低了加大养猪业投入的意愿。
所以,广东省要恢复生猪产能,当务之急是恢复猪场信心。其一,非洲猪瘟疫苗的攻关,依然是重中之重,只有疫苗研制成功、投放市场、用之有效,生猪产能才具备快速恢复的基础,否则当前“复养”,依然风险太大;其二,及时出台或调整产业政策,分担猪场有可能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一部分损失;其三,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与产业政策的稳定性,给猪场一个稳定的预期。其四,扶持政策优先倾斜种猪场,抓好种猪有效供给。
厘清这些信息,才能更加客观地评判广东省养猪业的发展趋势。
其一,给不给养?这一点至少当下没有疑问,政府正在大力鼓励生猪养殖稳产保供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》要求,各省(区、市)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生猪生产、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负总责,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。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印发我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的通知》中提出,要将最低生猪出栏量纳入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考核。简单来讲,省、市两级政府要对本地生猪稳产保供负责,这也算是对一些地方政府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划禁养区的一种纠偏。
按照《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(2018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今明两年广东省生猪出栏规划最低目标要达到3400万头和3300万头。对此,我持保留意见。其一,2019年恐怕达不到3400万头;其二,按照广东省实际的生猪需求,3500万头生猪出栏量,作为一条红线更合理。
其二,哪里养?《规划》将生猪生产布局划分为珠三角产区、粤东产区、粤西产区和粤北产区四大产区,这没有争议。从土地、资本和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来分析,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:广东省养猪业未来会更加集中在粤西,其次是粤北、粤东,珠三角土地资源缺乏,虽然资金雄厚,但劳动力成本偏高,更适合发展大型规模养殖场,未来作为销区,生猪出栏量仍会进一步减少,更加依赖周边地市调入。这些年我走访市场,在茂名、阳江、清远、韶关、广西、贵州都能认识到一些曾经在珠三角养猪,主动或被动迁移的猪场老板——这大致也是广东养猪业转移的主要路径。
其三,谁来养?回看过去10年,国内散养户加速退出市场,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,家庭养殖主体的规模不断扩大。依此预计,未来中国养殖结构将向“两头小,中间大”的纺锤型结构转变。
中国生猪养殖结构将向纺锤型演变
美国倒金字塔养殖结构
非洲猪瘟疫情依然是绕不过的“坎”,每一次重大疫情都会推动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,最终提升产业发展质量。我依然认为,非洲猪瘟疫情是危也是机,至少让业内重新思考:鸡蛋确实不应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多元的产业结构,更有利于抵御重大疫情等产业新变量。在这个过程中,散养户和部分管理意识薄弱的大型猪场是风险更大的两个群体。反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家庭农场,主要集中在30-200头能繁母猪,会受益于“老板”亲自部署、亲自管理,做好生物防控后,成为存活下来的大多数。另一方面,一体化养猪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资本驱动下,难免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,将是“复产”的主力军,并抢占更多的政策资源与市场资源,预计生猪出栏份额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——广东如此,全国亦如此,结果是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。
其四,怎么养?这个问题,其实一句话就能回答:加快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,推进养猪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——这就是过去、现在乃至未来十年、二十年的产业政策主导方向。这里有四个关键词不得不提:
其一,环保。当下政府鼓励养猪,不意味着可以“遍地开花”,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该建还得建,确保达标排放,毫无疑问:环保依然关乎猪场生死存亡。
其二,安全。猪肉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,“瘦肉精”、“药物残留超标”、“重金属超标”,这些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,将作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,保持严打态势。
其三,健康养殖。经过非洲猪瘟疫情的洗礼,猪场主动加大投入,改进防疫设施设备条件,前所未有地重视生物防控,构建生物安全屏障,并且对猪群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其四,高效养殖。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提高、养猪成本降低的技术与应用,通过政策调控与市场竞争,将得到大力推动。包括猪场现代化设备应用、品种遗传改良、饲料转化效率提高、信息化管理等措施,创新技术成就应用价值,从根本上提升广东省养猪业的竞争力。
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且深远的,这就更显示出:《规划》、“猪十条”的出台,是及时且必要的。政府是“有形的手”,市场是“无形的手”,真正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作用,政府为产业持续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,推动广东省养猪业重回正轨,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,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