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29日,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显示,我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32.00元/公斤,价格较昨日下跌0.18元/公斤,较上周下跌0.70元/公斤,较上月下跌8.92元/公斤,较去年同期上涨18.34元/公斤。
上述数据显示,我国生猪价格仍在下行,暂无好转苗头,我们不再赘述。今天来聊聊猪市!
散户收下政府补贴迅速抽身……
众所周知,泔水养猪是造成非洲猪瘟感染的重要因素,有相关数据表明,在中国发生的前21起非洲猪瘟疫情中,有62%的疫情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。这些疫情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,往往呈多点集中发生。
因此官方开始发布禁止“泔水猪”的规定,这一新规可能对规模猪场的影响尚在可接受范围内,但对于哪些用泔水喂猪的主体——中小散户影响不可谓是不大!国家虽然没有明确对中小散户发出禁令,但从接连几个出台的政策看,至少不像对规模化大场一样态度积极。
自非洲猪瘟暴发后,官方开始从上到下力推“两场(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)”保护,清退“两场”周边3公里内的中小散户,目的是在大场周边构建生物安全屏障,抵御猪瘟疫情。
被劝退的散户有些排斥,更多的是借驴下坡,收下政府的钱迅速从养猪业里抽身。从目前爆发的案例来看,猪瘟来袭,最先倒下的是这些中小散户,因此大部分散户选择把家养的几十头或最多两三百头猪抛售后,可以迅速变现,提前脱身。
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总畜牧师彭英林参与了湖南的“两场”保护行动。他表示,散户大多数比较配合。他们早就因为猪瘟而惶惶终日,正好不再趟这个浑水。
“南猪北养”格局被彻底打破……
在南方,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的“环保退养”进一步加剧。截至2017年底,全国划定的禁养区共4.9 万个,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共21.3 万个。大规模“环保退养”对生猪养殖的影响很大。从2015年开始,生猪出栏锐减,在2015年至2017的两年里,累计清退的生猪产能达到6000 万头,平均年均减少产能3000万头。
与之相对,国家要求东北等潜力增长区的生猪产量年均增长1~2个百分点,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共增长5~10个百分点。可以看出,国家正在通过优化区域布局,积极引导生猪产能向东北等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。
但是进入2019年,国家层面开始明确“分区防控”的战略布局,于2019年2月,发布《全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一定区域化防控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,将全国分为北部、西北、东部、中南和西南五大防疫区。
除了防疫以外,分区防控带来的一个更重大改变是:原有的“南猪北养”格局被彻底打破。
官方表示,“过去我们的想法是想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,哪个地方适合养猪,有饲料,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大力发展养猪,哪个地方没有这个优势,我们就不养猪了。现在看来这个办法从经济效益上来讲,是合适的。但是从防疫上来讲,是绝对有问题的。”
要从长期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要求出发,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。各个省份都要保持有一定规模的养殖量,区域内要大致做到供需平衡。特别是南方及大中城市周边地区,要鼓励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养殖企业,确保一定的自给力,不能盲目的禁养限养,更不能一关了之、一弃了之。
这样的话,生猪的生产布局要做一定的调整。胡春华表示,这不是一个权宜之计,是长期措施。这也意味着,“南猪北养”格局彻底被打破,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拓展阅读……
随着中国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,猪肉价格也从10月的高点回落,自11日其出现9连降;与此同时,其他国家的猪肉市场却出现了问题。据外媒近日报道,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宣布,由于未经过检查,将召回大约51.5万磅的猪肉产品(约为23.36吨),包括猪里脊肉,猪排骨和猪排等。
目前,美国农业部已经将这批“问题猪肉”归类为“I类”召回事件,即具有很高的健康风险——使用该产品可能严重危害健康或者导致死亡,他们敦促消费者不要食用这些猪肉。但媒体报道称,这些猪肉可能运到了分销商和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零售地点,甚至进入了消费者的冰箱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