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食品安全网
首页 > 食品新闻 > 国内 > >

谎言终被揭穿!七年前,我们就说过“酸碱体质论”不科学

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11-08 13:37:57 来源:互联网

 11月2日,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一个叫做罗伯特欧阳的人,赔偿一名癌症患者 1,0500,0000 美元。

 

而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“酸碱体质理论”创始人。

  图片来源:圣迭戈联合论坛报新闻

 

该理论认为,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,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。想要健康,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。

 

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,很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,更有一些绝症患者仿佛看到了希望,不少人求助于他的“神奇疗法”希望能够治愈癌症。

 

于是,他基于这套理论写书、制药,甚至开办了诊所治病,赚了不少钱。

 

但是,谎言终究还是要被揭穿的。

 

早在2年前的一次非法行医指控中,他就已经当庭承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微生物学家、血液病专家、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,也没有受过任何科学训练。没有行医资质,连文凭也是买来的假货。

图片来源:圣迭戈联合论坛报新闻

 

后来,他又让另一位癌症患者放弃化疗,采用自己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,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 4 期——而这种疗法,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!

 

他因此被判决缴纳一亿零五百万美元的巨额罚款,“酸碱体质”的伪理论也被推翻。

而在国内,依然有不少人相信“食物酸碱平衡论”,此类文章也在各养生类自媒体公号上大行其道,市场上类似的书籍和药品也应有尽有。

 

早在2011年,科技日报就已经批驳过其说法了……

左上角时间为证

 

但为什么该说法能站这么久?声称“酸性体质”是诸病之源的说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?人体和食物的酸碱性到底是怎么回事?

 

别急,小编在这里告诉你真相。

 

  1“酸性体质”不靠谱!

 

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、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表示:“酸性体质”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。“酸性体质”重要理论之一:体液中的pH值最好是偏碱性,那样才是最健康的状态。一旦偏酸,便会导致各种疾病,小到身疲力乏,大至癌症。

也就是说,但凡疾病,在酸性体质论者看来,皆因体液偏酸。“实际上,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,血液的pH值应精确保持在7.35—7.45之间。一旦低于7.35,就会引起酸中毒,出现头晕、瞌睡、焦虑,甚至精神错乱。而如果高于7.45,亦会引起碱中毒,不仅会肌肉痉挛,还会引起心脏问题。但不管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,如不能及时诊治,都有生命危险”。

 

在医学临床中,很多酸中毒情况表明,不是酸中毒致病,而是因为生病或服用了某些药物,才出现酸中毒的现象。

 

就曾有医学报导称有淋巴瘤患者发生严重的乳酸中毒并发症。因此,“酸性体质”并不是诱发肿瘤的“恶因”,而是因为肿瘤的生长致使微环境变酸,或者引发了罕见的酸中毒并发症。


2食物不能改变我们自身的酸碱性

 

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指出,食物在化学上也有酸碱之分。我们平时吃的肉类、蛋类、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荤食,还有大米、土豆、酒、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,这些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都产生酸性代谢物,因此被列为酸性食物。

 

蔬菜和水果这些植物性食物则在体内分解后生成碱性物质,所以属于碱性食物。

“虽然营养学有研究表明,如日常摄入大量酸性食物,酸性代谢物增多,会影响到人体的酸碱平衡。但实际上,我们的身体是不会因为某天多吃了一斤肉就轻易变酸的,它有着很强大的调节系统,从消化到排泄,再到呼吸系统都会层层把关、配合,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,使体液处于一个很精确的弱碱性范围。因而,通过食物来改变它的酸碱性,是很一厢情愿的想法。”云无心介绍道。

 

至于网络上类似下面这种,煞有介事整理出的酸碱食物表,真的是……

  3谨防商家忽悠碱性保健品

 

如今,“食物酸碱平衡”一说被炒得火热。到网上搜索,连头疼脑热、脸上长痘等小病痛都被“捆绑”到了“酸性体质”的症状之列。

 

甚至还会看到“据统计,国内70%的人都是酸性体质”等的惊人数据。于是,铺天盖地的“碱性保健品”(包括碱片、碱粉、碱性水等)就闯入了人们的视线。

 

在商家的忽悠下,人们纷纷购买,恨不得立即中和体内的酸,将自己打造成健康的“碱性体质”。而殊不知,自己已经误入了商家布置的圈套。

 

这些“新型保健食品”的外包装上很难找到“国食健字”号,也就是说,它们并不属于保健食品。北京市中医疑难病研究协会副秘书长张涛表示:“人们应正确认识这些非保健品,在面对营销舆论的时候,应擦亮双眼,批判地看待,切忌盲目购买食用。”

张涛建议消费者在饮食养生上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。《指南》强调“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,粗细搭配”,建议“每天吃奶类、大豆或其制品”,还提出“常吃适量的鱼、禽、蛋和瘦肉”。

 

上述食物都是人体能量、蛋白质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,缺少了这些食物,势必造成居民营养摄入不足或缺乏,因此,须合理搭配,均衡饮食。

版权所有: 贵州食品饮料网 Copyright(c) 2016-2019r.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
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来信通知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!邮箱:fw@service.com
贵州食品饮料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,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、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、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,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。
未经贵州食品饮料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